成都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孕育了改革创新的文化基因。从都江堰水利工程到“南方丝绸之路”,从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到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家产权交易市场……每一次改革,都演绎着成都革故鼎新的生动实践;每一次改革,都凝结成镌刻城市荣光的历史年轮;每一次改革,都让成都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成都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改革工作的总体情况 成都市始终把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统筹谋划推进,聚焦聚神聚力推动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一是着眼融会贯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作为政治任务,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吃透精神实质,领会核心要义,不断增强推进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每一次中央深改委(深改组)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会都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每一次市委深改委(深改组)会议上,都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进行集中学习,对表中央、对标省委改革部署研究制定全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和改革方案。 二是着眼精准精细,全面落实重大改革任务。召开22次市委深改委(深改组)会议,审议出台了159个重大改革方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项小组会等审议出台235个专项改革方案,搭建起全市改革主体框架。强力推进中央和省级部署在成都的273项重大改革试点,200余项形成制度性成果。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成为“国家样板”,校园足球改革、“农业共营制”、 “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向全国推广;推出“菁蓉镇”等10个改革示范点位,3个示范点位经验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5个示范点位成为全国现场会考察点。先后召开产业发展、社区发展治理、国资国企改革、新经济创新发展、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等30多个改革专题会议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工作,市委中长期改革实施规划确定的869项具体改革事项完成825项、完成进度为95%。 三是着眼聚势聚力,系统总结推广改革经验。对各领域改革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改革成果,11个改革试点经验入选《四川改革试点典型案例集》,2个改革案例和6名先进个人入选“寻找2016四川十大改革转型发展案例暨十大科技创新改革人物”,13个改革试点经验被“人民网•四川改革试金石”专题报道。先后通过中央、省、市各大主流媒体进行改革宣传报道1000余次,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开展“深化改革 聚力赋能”等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支持改革、理解改革、参与改革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是着眼落地落实,持续强化改革督察督促。构建分级分层督察督促体系,每年制定《市领导直接抓方案落实清单》,市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做到“四个亲自”,各位市领导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区(市)县现场办公会等开展改革专项调研督导500余次。先后对省委、市委深改委(深改组)审议出台半年以上的专项改革方案和重大改革试点开展5轮“清单式”集中督察评估,每年对市委改革办直接抓的改革试点联系点开展2轮实地调研。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专项改革方案第三方评估工作机制,委托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智库开展10余次评估,提升了改革质量效果。 五是着眼常态长效,建立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改革落实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改革认识论方法论进一步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健全了改革推进落实责任体系、专项改革方案对接、改革考核、改革片区经验交流会等制度机制,构建起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推进长效机制。建成并常态化运行“成都全面深化改革信息化平台”,实现改革主体责任具体化、进度掌控精准化、督察评估多样化、经验推广集成化、工作推进协同化。 二、改革工作的特色亮点 中共成都市委紧紧扭住标志性和支柱性改革,特别是中央和省委部署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以财政预算、国资经营评价、土地资源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企业扶持激励“五项制度改革”为中心,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有效提升了改革现实穿透力和发展实效性。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坚持“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要求,深化“三规合一”规划改革试点,优化拓展城市空间,推动城市跨过龙泉山脉向东发展,打造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洲新城和筒阳城区各具特色的四个城市组群,实现城市发展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坚决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扩大至“11+2”的范围,形成市域“中心城区+近郊区”空间层次,带动中心城区规划管理、资源配置、政策制度等体制机制“一体化”变革。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策略,从空间布局角度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功能品质优化、城市能级提升提供空间载体,夯实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发展基础。 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经济工作组织方式,由过去以GDP为核心转向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核心,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新兴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实施《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着力构建17个产业生态圈,强化生产要素供给、公共技术平台、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等协同配套,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化产业园区布局,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每个区(市)县主导产业不超过3个,制定投融资服务、优质要素保障等配套政策,实现产业错位和集聚发展。推动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实施“成都产业新政50条”,全面推进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创新土地、能源、资本等要素供给方式,完善集成整合、协同配套、精准高效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全面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出台《成都市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的意见》,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发挥成都“主干”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构建区域协作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进“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中心+网络”等新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和全省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 三是厚植竞合优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定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大会,统筹推进战略通道、开放平台、营商环境建设,联动推进外经外资外贸外事发展,全方位重塑对外开放新格局。依托“一市两场”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1条,1—8月旅客吞吐量3724.5万人次,增长5.5%。围绕打造国际铁路货运枢纽,全力建设向西和向南国际战略通道,西向通道已形成北中南三线并行的网络格局,南向开通经钦州港至东南亚的东盟海铁联运班列、经凭祥至越南的东盟国际铁路通道,实现对东盟国家全覆盖。1—8月,蓉欧快铁国际班列开行数量1790列,增长33.6%。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1—8月,新增注册企业24233家 、注册资本2555.66 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3.225亿美元,同比增长159%。首创中欧班列多式联运一单制、全国银行间市场“双创债”等典型经验,“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新模式”和“公证最多跑一次”2项成果被国务院向全国推广。带头构建“全域开放”协作机制,联合泸州、宜宾、遂宁等市(州)共建多式联运大通道,与川南临港片区共建“无水港”,开行“川货出川”定制化班列,推动四川优质产品走出去。 四是深化创新驱动,培育转换城市发展动力。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两个通道”,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设立20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出台“军民融合十条”,率先推出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军品认定和准入标准两项重点改革,国务院全国推广的36条全面创新改革举措,有9条由成都探索形成,居全国8个试验区之首。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经济形态”,培育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力资本协同、消费提档升级、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七大应用场景”。1—7月,全市百家新经济重点监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8.58亿元,增长32.5%。制定实施人才新政12条,在全国率先提出“先落户后就业”,累计吸引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大学生超过31万,平均每天超过500人落户;人才总量达529万,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国家、省、市重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达2123人,顶尖团队达131个,人才结构与城市战略、人力资源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大幅提升。 五是完善监管体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横向推进战略重组,市属国企由20户重组为13户,完成教育、医疗、体育、城市绿道、生活服务五大专业化公司组建,兴城集团迈进中国企业500强。纵向推进“瘦身健体”,将各企业集团管理层级缩减至三级以内,同一层级内相同业务板块公司原则上只保留1户,低端无序竞争大幅减少。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明晰“三会一层”权责边界,初步形成党委会定向把关、董事会科学决策、经理层高效执行、监事会有力监督的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构建完善国资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市属国企由政府平台公司向市场经营实体转变,着力实现降负债、降成本、提效益、提能力。1—6月市属国企利润达54.2亿元、增长23.3%,净资产收益率2.79%,证券化率达49.66%。 六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管理效能。围绕市场主体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以深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各项制度综合改革为突破,加快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努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全面推进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对标国际标准改革行政审批流程、市场监管制度、司法产权保障环境,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梯度培育政策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和“网购式”审批服务,实现96.5%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网上办实现率85.7%,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5条、7个配套实施细则以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开展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行动,在全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外商投资机制,出台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中国—欧洲中心”入驻欧洲机构(企业)32家,落户成都世界500强企业达296家。 七是创新治理方式,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径。在全国率先设立市县两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加快推进社区发展治理促进条例立法工作,编制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创新出台社区基金会发展等政策文件,将分散在40多个部门的城乡社区管理职能整合,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水平。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探索建立“互联网+警网红”新模式,整合综治、公安、人社等13个部门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责,推动实现服务网、民生网、安全网“三网融合”。健全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的“一核多元”治理机制,创建 “和合智解”平台、“人民调解员培训学校”和智慧庭审APP,人民调解等级化多元化常态化机制被中央综治办向全国推广,坚持“诉源治理”经验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充分肯定。深入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区创建、社区服务提升、平安社区建设“五大行动”,1—9月,改造棚户区7480户、城中村13546户、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67个,五丁社区等5个社区被纳入住建部试点城市社区。 八是改善人居环境,夯实绿色生态本底。坚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编制《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设立了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召开了首届公园城市论坛,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路径机制,加快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实施生态激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企业环境信用承诺制度,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编制全省首部山丘地区《环境功能区划》,在全国率先发布低碳发展蓝皮书《成都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报告(2017)》,荣获联合国工发组织首批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加快建设1.7万公里世界最长的“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天府绿道,推进以天府锦城、交子公园、鹿溪智谷为载体的示范工程,全域三级绿道体系逐渐串接成网,累计建成绿道3000余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完成增绿增景面积2.2万亩。深入实施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三治一增”,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夯实绿色生态本底。1—8月,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86天,优良天数比例76.5%,优良天数增加16天;107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85%,同比上升13.1个百分点。 九是探索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效能。紧扣城市功能定位全面推进机构改革,在市本级创新设置特色机构11个、20个区(市、县)设置特色机构104个,分别占同级党政机构数额的20%、14.1%,特色机构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加快形成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超大城市机构职能体系。围绕破解管理层级过多、党政机构重叠、部门职责交叉、干部队伍专业化不足等顽瘴痼疾,在产业园区实施管理机构改革,新建4个管委会,实行全员聘用、岗位聘任、按岗定酬,着力构建精准高效管理体制和专业化国际化运营机制。 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起示范作用”指示精神,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突出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公共产品服务生产供给机制改革和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探索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郫都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58宗、成交额达13.09亿元。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基本实现农村产权“应确尽确、应登全登、应颁尽颁”,累计颁发各类农村产权证书900万本以上,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210亿元。探索形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两股一改”模式,成交各类农村产权交易1.8万余宗、972.9亿元。以“农贷通”平台为载体构建“互联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累计实现成功放款10643笔,金额130.46亿元。推广“农业共营制” “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成都村政学院获批国家行政学院“乡村振兴教学研究和实践基地”和“四川省乡村振兴研究和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建设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和20个农业主题公园,实施“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示范创新项目17个,加快建设100个特色镇(街区)及1000个川西林盘聚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出台《成都市居住证积分入户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打破户籍身份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成都全域城乡户籍统一、自由迁移。 十一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推进以利民便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标准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改革,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开展新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升成都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文化天府”云平台,实施市县两级媒体垂直型融合改革,开发的“文创成都”APP成为全国首个文化惠民消费线上支付平台,精准服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推动天府文化创新发展,召开全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成立天府文化研究院,加快构建文创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成功入选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第34个会员,“三城三都”城市标识影响力初步显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召开全市教育大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加大高质量教育资源供给,探索推广“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学校管理改革,实施“六个统筹”“四个优先”“三条路径”“四个优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举措,促进全市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形成的区域教育同城化改革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向全国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全市三级医院、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融入医联体。深化拓展足球改革成果,建立足球改革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入新一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试点,打造“绿茵岁月”全国第二大足球类网络应用平台,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十二是紧扣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在全市形成干事创业、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鲜明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构建常态化面向一线、面向全国、面向知名院校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储备的“三大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十条措施》,大力选拔讲政治、懂城市、会经济、善治理的优秀干部。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党建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基层党务工作师制度,全面推广农村新型领域党组织建设改革经验,稳步推进小区、物业、业委会党组织“两覆盖”,集中开展“两新”党建基层基础重点攻坚,探索党建引领决策部署落实和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被中组部纳入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城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和纪委派驻机构改革,组建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大幅度压缩派驻机构数,配齐配强派驻监督力量,派驻机构数由改革前的1631个减少至381个,编制数比改革前增加56名。 三、下一步改革工作打算 下一步,成都市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和成都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在新时代继续走在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