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双11”期间物流企业提升配送时效保障消费者体验。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小月
随着“双11”帷幕拉开,电商行业和物流行业迎来了第14次“年度大考”。在各电商平台公开“双11”大促战略后,各大物流企业近期也纷纷推出举措“迎战”旺季。《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今年,各物流企业在“卷”时效上进一步白热化,“预售极速达”模式可以将商品提前下沉至网点,半日达、分钟达逐渐成为“标配”,“送货上门、不上必赔”的物流履约保障覆盖面也得到进一步扩展。
加码物流时效
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件于10月23日产生,比去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9天,行业运行处于高位发展态势。10月24日,国家邮政局召开2023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全系统全行业要继续发挥“错峰发货、均衡推进”核心机制作用,坚持城乡协调、全国联动,坚持安全运行与保障质量并重、末端稳定与维护权益并重,努力打造畅通旺季、安全旺季、暖心旺季。
今年“双11”大促,不少电商平台都提前启动。记者注意到,抖音电商选择在10月20日开始现货销售,部分预售提前到了10月15日;快手预售提前到10月18日,现货开售仍是10月31日;拼多多则延续了去年的节奏,10月20日开启大促;京东和天猫分别于10月23日、10月24日开启大促。
随着各电商平台“双11”大促陆续开启,物流保障备受广大消费者关注,因为“双11”期间快递需求会集中爆发,物流企业需要临时扩大全网吞吐产能,并在末端网点及时扩招人手,才能在接下来的高峰期保证履约能力。不过,据行业人士介绍,今年的情况略有变化。
“如今‘双11’的波峰已经没有往年那么明显了,因为一年到头电商平台的各种促销不断,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几千万件包裹,产能都已经常态化了。”一位快递企业从业者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今年各大电商平台将促销时间拉长,给予了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时间,包裹不再压缩在短短几天内,物流企业对旺季的应对也越发从容。
记者了解到,“双11”前夕,菜鸟正式在北京启动半日达服务,据统计,半年时间,半日达已“入驻”20个城市;京东物流全面升级了电商仓服务,覆盖京东、抖音、快手等主流电商平台;圆通速递有200多家分公司完成自动化设备的上新,新增2.2万家妈妈驿站;10月18日,申通宣布其南昌、洛阳、西安、兰州、新疆5地转运中心已陆续投产,以保障“双11”产能。
配送末梢延伸
“今年各企业开始发力半日达,提升配送时效,这是电商物流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对于配送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收到商品,对于企业来说,提升配送时效是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同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配送时效和服务质量,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解筱文也提醒说,提升配送时效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例如如何保证配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如何降低配送成本等,这些都需要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共同面对和解决。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细节,针对电商平台的预售模式,很多物流企业在快递网点特别设置了预售包裹的存放区。“这几天陆续进来了很多预售包裹,等尾款一付,我们就会连夜配送,最快几分钟就能送到周边几个小区的消费者手里,大部分包裹都会在半日内送达。”某物流公司一处快递网点的快递员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预售模式下,快递网点变成了物流过程中小型的“前置仓”,依靠仓配数字化协同,快递包裹可以实现规模化的半日达。
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双11”的预售提速有效提升了消费体验,但其倒逼工业供应链数智化变革更值得关注。以消费和物流大数据推进预售,也同时在引导制造企业根据需求预产,让制造企业的采购与生产更精准贴近消费需求,有利于精准生产和精准流通。从这一角度看,快递时效的竞争是积极有益的。
提升消费体验
在实现快速发货、快速配送的同时,让消费者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也成为物流企业的比拼重点。
过去数年的“双11”大促中,弹性供应链能力不断提升,物流更有保障,消费者体验也不断得到优化。而今年,仓配供应链模式是物流提速的关键。菜鸟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柔性供应链能力的构建,针对“双11”的筹备也从以往的四五个月,缩短到如今的1个多月,这也意味着物流资源的储备、调度更加精准;面对人力等成本的季节性上涨,菜鸟也通过技术能力以及运营手段,大幅消化了新增成本,缓解了“双11”大促期间物流成本给商家造成的压力;通过仓、配的一体化链接,可以提供稳定的时效保障服务。
此外,在末端配送方面,京东物流继续扩充“上午下单、下午收货”的覆盖范围,提升送货速度,在全国范围持续保障半日达、当日达等多种服务体验。同时,京东物流今年还升级了快递服务“三必赔”,强化了派件上门服务。
不难看出,物流企业对送货上门等服务越来越重视。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送货上门服务是提升消费体验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以及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不过,提供良好的送货上门等服务意味着物流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和物流资源,这也是物流企业在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中寻求平衡的结果。对此,唐树源建议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抵消部分成本的增加。
解筱文认为,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是物流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虽然这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只有提供优质的消费体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