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沧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沧州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质量提升10个专项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市大质量、大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沧州制造”将更具品牌价值,“沧州标准”更具话语权威,“沧州建造”更具地方特色,“沧州文化”更具感召魅力,“沧州服务”更具诚信品质,“沧州环境”更具竞争优势。
加快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做大做强管道装备、包装机械、工艺玻璃等“18+7”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打造激光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及应用等“创新引擎”,加快培育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抓好汽车产业园、激光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打造制造业新的主导支撑。
开展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和执法体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综合执法范围。进一步修订果品、用材林、苗木等生产标准,加快相关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推动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扶持企业实施内销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提高国内销售产品质量。以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工艺更新与前端设计,提升皮毛加工、纺纱织布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信息技术与纺织行业的融合加快,加快“互联网+服装定制”发展,全面拓展服装系列产品。到2020年,消费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4%以上。
开展工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提升农村建房质量,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管理规范和改造效果,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到2020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
实施服务标杆引领计划和优质服务创建工程,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服务业企业,开展新型优质服务业集群试点建设。发展冷链物流,培育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示范企业。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服务专业的健康服务体系,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做大港口规模,提升港口运输、疏港及贸易功能。加快临港产业集聚,着力扩大高端装备、精品钢铁、精细化工等出口,打造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外贸进出口达到45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4.0%以上。
围绕“杂技之乡”“武术之乡”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吴桥杂技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沧州“体育名市”和“武术名城”。重点宣传沧州“六大特色文化脉系”,打造一批展现沧州文化精神、彰显沧州文化质量、凸显沧州文化特色、体现沧州文化影响力的精品力作。着力推进中捷世博欢乐园、肃宁乐器产业园等2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环渤海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和环京津文化产业带三大沧州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
提高能源利用质量,推进海兴核电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合理发展垃圾发电,鼓励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构建安全、高效、绿色、多元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增绿行动。到2020年,中心城区绿地面积总量达到3000万平方米。
开展城乡建设管理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全市城镇总体空间,努力形成“一核多星一轴三带”的市域城镇布局结构。积极推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到2020年,沧州市建成20公里以上管廊。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四横、五纵、六放射”的公交线网格局。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市义务教育基本达到均衡,按照上级要求,完成治理大班额工作。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星级”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比较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研究制定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标准,提高行政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