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启动仪式上,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部主任阮光锋正在努力地把注射器里的蓝色墨水打进西瓜里,但实际上西瓜内部的瓜肉是完整的整体,外界东西是很难进去的,即使打进去,蓝色的墨水也会流出来。通过生动的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么容易被人识别的造假,商家是不会做的,西瓜打针谣言不攻自破。
日前,作为全国食品安全周重要主题活动之一,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举办的“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启动式在北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媒体的代表共同探讨了食品安全谣言生成机制和治理措施。
相关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食品安全领域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明珠表示,严惩食品安全谣言传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下重拳、出狠招,还需要企业、协会学会、新闻媒体、专业机构、社会公众等共同参与、携手推进,织密食品安全谣言防控网,协同构建全链条、科学化、立体化的治理模式。可以探索综合运用法律、道德、教育、传播、科技等手段,在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方面拿出“新招式”、打出“组合拳”,让真相跑赢谣言,共同推动构建尚德守法、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
“李克强总理强调,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表示,在全媒体的传播新格局下,信息发布要注重时机、节奏和策略,通过对时效度的把握,让真相和权威信息跑在谣言前面。
腾讯网副总编辑李天亮则分析了食品安全类谣言所具有载体新、传播迅速、长尾性强、影响大等特点。而新媒体谣言则具有多主体、多形态、技术性强等特点。破除新媒体谣言则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实现“科技向善”。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国、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等专家分别从食品谣言的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以食育方式抵御谣言等不同角度进行专题演讲。
启动仪式上,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天创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经理陈培婵发布《2017年食品谣言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指导,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与腾讯较真平台、腾讯指数联合发布。《报告》从时间、地域、传播渠道、传播类型、传播特点等方面对2017年食品谣言概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公布了食品谣言十大热词以及十大谣言分析。《报告》还针对“塑料紫菜”“棉花肉松”“橡胶面条”等2017年典型谣言热点事件进行了舆情点评。《报告》认为,有效地辟谣需要政府部门、媒体、专家、企业、协会等通力协作,形成“辟谣大军”,除了自媒体平台外,更好地利用权威媒体发声,采用新闻网、平面媒体等多元渠道发声,全媒体回击,加强全系统内的协同联动,对于权威辟谣信息及时转发,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形成全链条立体式的治理模式。
据悉,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食品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是当前全国食品领域最专业、数据库最全的舆情监测系统,可以日平均对超过500万条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热点信息进行跟踪检测,并进行专业分析研判,对食品安全谣言进行风险预警;此外,还拥有国内唯一的食品药品谣言库,系统对谣言的自动识别准确度也在逐渐增强,准确率可以达到75%以上,目前已经与饿了么、美团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联合首批地方食药监管部门在会上启动了“食品安全谣言治理行动”。美团点评集团公司事务副总裁陈荣凯作为企业代表,宣读了“撑起网络蓝天·宣战食品谣言”倡议书。倡议书提出:要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坚决遵守法律法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推进企业自律;坚守公平竞争原则,坚决抵制网络食品谣言;凝心聚力共促谣言治理。
据了解,在2018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还将举办“食安战略青年智库论坛”和“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启动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