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播出的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中,一位专家指出,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存在大而不强问题,主要症结之一是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脱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试验研究等,尚未与产业链、供应链及其高中低各段价值链产生对接。如果这个“脱节”不能破除,中国制造将很难向更高端迈进。
事实上,关于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脱节问题,我国学界和产业界多年前就注意到了。看数据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美国彭博社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共50个国家)显示,中国排名第19位,比上年上升两位,远落后于日本、韩国等国家。彭博社的研究报告还显示,中国拥有的高科技公司数量和专利数量均排前几位,但尴尬的是,这些高科技公司的科研能力大都不高,专利质量也普遍较差。在创新指标体系中最拖中国后腿的因素,是生产力(排名第40位)和研究人员集中度(排名第42位)。
具体来讲,这种脱节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科技人才与经济的脱节。这从下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即胜任工作,印度也有25%的毕业生可以做到,我们国家是10%。二是创新成果同产业的脱节。前文提到的专利多而转化率低(不到5%)就是典型表现。三是创新项目和现实生产力的脱节。现在中西部地区的人才都往东南部跑,形成所谓“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因为很多创新项目在中西部地区缺乏产业化的平台和创业的环境,无法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东南部地区提供了没有天花板的平台,使大量人才涌进来。四是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的脱节。高技术人才收入待遇不高,跳槽现象严重,即为明证。
以上几个方面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脱节。也就是说,创新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人们看到,科技与经济好像两个高速自转却“没有挂好挡的轮子”。其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没有把依靠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出路,科技发展没有把为经济服务作为最主要考核目标。经济发展习惯了引进、生产、消化吸收、再引进的传统做法,科技发展则习惯了课题、论文、专利、再课题的常规模式,没有形成“课题、论文、专利、产品、生产、销售、再课题”的产业链与技术链有机结合的现代模式,“断裂带”在“产品”环节,应用研究终止在论文阶段,没有以“新产品”为最终目标。
科技创新只是停留在纸上,缺乏在实践中的“躬行”,终究还是会被人当作浅俗无用之物。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明了方向。他在谈到科技体制改革问题时强调,无论在什么领域,创新成果转化都是重中之重。构建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必须直面我国一直存在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围绕理顺科技创新链条上的机制关卡、紧凑创新转化环节的衔接松动、聚合各方面科技力量的分散资源做文章,以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
破除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脱节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要调整应用研究的评价导向,让科技与经济发展目标对接。这就要求必须落实科技分类改革的政策,果断停止应用研究仍然以论文和专利作为主要考核评价指标的传统做法。科技部门要确立应用研究要以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为最终目标的新导向;人事部门、科研院所要调整职称评审、年度考核的导向,引导更多的科技力量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其次要实施新产品战略,吸引全球新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完成产业化。一方面要引导国内更多科技人员以开发新产品为研究目标,另一方面要制定新产品转化优惠政策,吸引世界各地的专家、企业带着有产权的新产品来中国市场。要完善激励政策,特别是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市场回报调动科技创新人员和企业积极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破除创新与经济脱节,光有政府重视和参与是不行的,必须让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主动发力才行。这就要求企业要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在资源配置上要有倾斜,要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投入,让科技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让它转化成产品,以满足消费需求,从而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