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朋友圈都被各地的元宵节活动刷屏了!”以故宫的“紫禁城上元之夜”为代表,各地城市纷纷举办了元宵花灯展、烟花秀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上街游玩、观赏夜景,进而刺激了夜间消费。元宵节文创活动释放了市民的夜游需求,点燃了规模庞大的夜间消费,让人看到了“夜间经济”的辉煌前景。 元宵节呈现出的夜间旅游火爆盛况,只是“夜间经济”庞大市场的一个侧影,说明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增加,消费需求愈发多元化,对观赏夜景、文创活动、夜间消费等兴趣浓厚,为“夜间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气基础。各地应在日间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时空区间,打造富有活力的夜间消费场景,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激活夜间经济市场,创造居民消费,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事实上,对于聚集大量人口的城市来说,夜晚才是餐饮、休闲、文化、健身等服务行业迎来顾客的常规时间。由于很多人白天上班忙碌,逛街消费主要集中在周末、节假日,晚上本有充足自由的时间逛街消费,可晚上商超关门时间较早,城市公交结束运营更早,有的地方将人气颇旺的夜市、大排档等强行关闭,均制约了“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令市民的“夜生活”显得单调,部分城市到了夜间就一片萧条景象。 据济南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一些城市大型商场晚6时至10时的销售额超过全天的50%。其中,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已占全天的62%,广州服务业产值的55%是夜间消费所贡献。可见,各地政府需要转变发展观念,重新审视“夜间经济”的可行性,满足市民的夜间消费需求,营造更为宽松的“夜间经济”环境。比如北京市提出,将在今年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消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天津市提出在今年底前打造形成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打造“夜间经济”需要政府改变城市管理模式,不要再将夜市、大排档等视为包袱、负面现象,要正视自发生长起来的夜间市场,给予其合理的发展空间,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尊重市民的夜间消费需求,完善交通、环境、水电等城市基本服务功能,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加强夜间市场的管理和安全执法,让市民在夜间出行更方便,夜间消费更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