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可 2015年,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火”了,文章不仅揭露了中国当时存在的“海淘热”,还戳中了中国制造的“质量痛点”。 自此之后,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话题,就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质量第一、质量为先等关键词也多次成为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议题。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的一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引发了广泛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理事长张沁荣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说,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在实处,落在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上。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把外流的“钱袋子”吸引回国,让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省下机票钱”。 “机票钱”如何省?张沁荣说,可以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找到解题思路——“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 “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它们同交通、水利、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张沁荣说,“嫦娥奔月”饱含着标准、计量的贡献;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离不开认证认可的助力;非洲猪瘟、舞毒蛾等疫病疫情防控少不了检验检测的支撑。 提升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品质,更需要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做好“顶天立地”文章。张沁荣说,我国的质量工作既要面向前沿科学,多出国际一流科研成果,也要面向企业,发挥基础支撑作用,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张沁荣认为,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是质量的载体,也是消费者质量获得感的最直接来源。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不仅要拉质量高线,还要守住安全底线,让老百姓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到今年的全国两会“强化质量基础支撑”,中国对经济发展的“质量”导向越来越鲜明。 “当前,质量已经成为国之要事、民之关切。”张沁荣说,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已成为全国全社会的共识。正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中国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始终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 连日来,国际舆论持续关注中国两会,欧洲媒体普遍认为,中国敢于直面经济下行压力,没有遮遮掩掩,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增长质量。 张沁荣说,与高速增长阶段更多表现为“数量追赶”“规模扩张”和“要素驱动”不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质量追赶”,主要途径是“结构优化”,主要动力是“创新驱动”。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的含金量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40余载砥砺奋进,新中国成立70年栉风沐雨。今年的全国两会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点上,张沁荣说,质量为先的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上成色更纯、底色更亮、根基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