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瞄准高质量、高标准,把“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作为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有效抓手,在带动制造业总体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将“浙江制造”与生态文明、生态发展双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用绿水青山好产品为经济社会注入了品质发展的新动能。
据了解,截至上半年,丽水已有青田县、缙云县获批成为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创建试点县,6家企业通过“浙江制造”品牌认证,制定发布16项“浙江制造”标准,列入“浙江制造”标准制定计划的产品标准达到30项。
产业生态两相宜
“千峡湖没有一家工厂,这里的湖水不受工业与生活用水污染。”浙江丰和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美就是在丽水青田千峡湖纯净生态中养殖生态有机鱼及相关产业。“我们采用原生态全开放的养殖模式,不设网箱、不投饵料,让这里的鱼天天在‘矿泉水’中生长。”
据了解,横跨丽水青田、景宁两县的千峡湖是浙江省最大的峡湾型人工湖,其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水体要求。而丰和渔业培育的千峡湖生态有机鱼生长周期较长,从鱼苗投放到捕捞至少需要6年时间。在洁水渔业生态修复系统的管控下,湖鱼长期在洁净环境下生长,最终成为更加安全、健康的水产品。
丰和渔业打造的产业模式正是丽水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9月,丽水创建了中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使当地农产品以统一品牌形象面向市场推出“生态精品”。去年,在浙江省质监局倡议下,“丽水山耕”国际认证联盟成立,在总结丽水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浙江制造”认证经验做法,对高品质农产品进行“优中选优”。
“这相当于对‘丽水山耕’众多产品进一步精选。”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丽水山耕梦工厂副经理孔靖雯表示,借助“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模式,产品的品质把控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品牌管理也将更为有效。
坚守自然探索创新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添除草剂,自梅献山1992年成立梅峰茶叶公司、以有机仿生管理模式打理茶场以来,已经过去将近27个年头。梅献山此前是一名茶场的植保员,在一场培训课上,他深刻了解到农药的弊端,自此开始思考如何养出一片不受污染的土壤和茶园。
经过多年艰苦探索,梅献山的梅峰茶园逐渐形成有别于原有维护方式的“七改”技术,采用“以剪代药”“以虫吃虫”“以菌灭菌”的方式,创建出“梅峰”健康有机特色的茶叶品牌。在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有机茶示范基地、丽水第一家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等荣誉后,梅峰茶叶的绿茶、红茶产品今年又通过了品字标“丽水山耕”认证,为梅峰茶叶带来了更高的附加值,其主流产品价格相较一般茶叶可高出6~7倍。
同样获得品字标“丽水山耕”认证证书的还有专注于食用菌食品事业的丽水市百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全自动工厂化栽培设备、采用先进无菌工艺,百兴生物在使流水线作业效率较传统方法大大提高的同时,将菌瓶污染率降到了0.01%以下,确保了产品的优良品质。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该公司又将目光投向农业旅游,投入1500万元建设食用菌主题特色农业园,把农业产品生产、观光体验和餐饮购物结合在了一起。据董事长吴其耀介绍,去年园区一年接待游客达到30万人,农业旅游已成为其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公司还将全面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朝着科普的方向继续延伸。”
据了解,为了充分借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有效推动区域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丽水市制定出台“浙江制造”产品认证与标准制修订的相关扶持政策,实现了扶持政策市、县两级的全覆盖。同时,相关部门采取主动到位的服务,不断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和名牌产品培育。在守住优越生态资源的同时,已有越来越多的工业、农业企业参与到产业转型的浪潮中。随着生态引擎的激活与运转,丽水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面前,正在阔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