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滨 从杭州城驱车向西南方向约一小时,就到了富阳区。富阳古称富春,那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就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在此隐居时创作的。因为山清水秀,又有三国孙权故里龙门古镇,让这里远近闻名。不久前,记者被吸引到富阳,是因为这里的市场监管部门在食品小作坊监管上做出的有益尝试。 食品小作坊的各种问题,在全国都普遍存在。富阳区市场监管局也曾为辖区的食品小作坊伤透了脑筋。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小作坊你去看过之后,就再也不想吃了。”可是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类别,监管缺乏相应标准,全部取缔又不可能。 于是,2015年富阳制定了《食品安全一乡一品规范指导手册》,2016年又出台了《富阳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原浙江省食药监局下发《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具体认定条件及禁止生产经营食品目录(试行)》,这些文件明确了食品小作坊的整治思路和方向。 改造前的几张照片显示,文龙土烧酒作坊位于一座低矮的简易房里,除了酿酒的土灶等设施之外,屋里还堆放着很多生活杂物。而在现场,记者看到的是整改后的烧酒作坊,全新的白墙颇有江南韵味。进入室内,地面、墙体、顶棚都干净整洁,灯光明亮,有全新的酿酒设备,发酵区、储存区、成品区分区清晰合理,包装好的酒整齐摆放在成品展示区,一看就让人心情舒爽。 富阳区市场监管局提出,生产环境改造是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的重要部分,该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些可执行性标准。比如工作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墙面、地面要使用便于清洗的瓷砖等材料,工作环境要能防尘、防虫、防鼠,尽量避免使用木质材料,生产加工所产生的废水要纳入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管道等等。同时,对生产过程也有了科学的规范。 烧酒作坊主徐文龙说:“作坊改造政府补贴了1.5万元,自己也花了4万多元,这钱花得值。”整改前他的销售额一年4万多元,整改后一年卖到了十几万元。 洪牛堂牛肉作坊主洪森锋原来在市里做厨师,凭着一门做酱牛肉的手艺回乡创业。据他介绍,以前设备简陋,酱牛肉当天做当天卖。整改后,提升了工艺,使用了真空包装机,酱牛肉不仅能在当地销售,还能通过电商平台在线上销售。整改前牛肉一年营业额大约20万元,整改后一年销售额已经上升到40多万元。 孙权家面筋是龙门古镇特色小吃,整改前,生产加工标准不统一,甚至很多家无证无照经营。富阳区市场监管局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到储存销售等环节对孙权家面筋的制作制定了统一的标准。 记者看到,在龙门古镇水厂旁有一间300余平方米的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面两排大水槽和沿着水槽的20多个水龙头,成为洗面筋的公共场所。据介绍,整治以前,大家都在溪水里洗面筋,不仅食品卫生得不到保障,也污染了河道。现在政府出资建成了供大家免费使用的洗面筋坊,有了自来水,房屋还能遮风避雨,洗面筋这一流程也更规范安全。 如今,古镇上16家面筋生产作坊都有了执照,面筋生产制作其他环节也有了规范,比如单个油面筋的质量、成分都有了相应的规定,成为古镇游客必尝的美味小吃。 几年来,富阳区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小作坊整治规范已经从守底线的监管思路,转向打造小而优、小而精的目标上来。2018年,富阳区作坊通过省名特优作坊验收的有25家,包括土烧酒、米酒、馒头、米稞、年糕、豆制品、肉制品等7个行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