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又到了一年一度采办年货的高峰时节。 1月20日,当家家户户喝着热腾腾的腊八粥时,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和单位共同指导电商及相关企业举办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从去年4月的双品购物节、5月的五五购物节、9月的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再到今年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政府在“造节”上表现得异常执着。细琢磨下,又不得不感慨其背后的良苦用心。 尽管前几天发布的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相当惊艳,但不可否认,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依然巨大,未来要想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上台阶,必须发挥消费压舱石的基础性作用。 消费需要烟火气。但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之下,易导致商场、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出现密集的人流、高频次进出的促销活动不宜举办。此时,发力线上消费、强化数字赋能就成为对冲疫情影响的一剂良方,为更快激活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指出了一条新路。 这便是推动政府“造节”的大背景。不过,真正让政府“造节”不同于电商平台“双11”“6·18”等购物节的,却是平衡商业生态和消费业态的长远意义,也是政府良苦用心之所在。 以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为例,不同于“双11”“6·18”等线上狂欢,本次年货节既有各大线上电商的大额补贴,也涵盖线上线下、到家到店等消费场景,包括联动中华老字号等优质餐饮企业提供年夜饭、寿喜宴等餐饮配送到家服务等,是一场由线上线下一起打造的购物盛典。 这说明,政府在有意识地引导在线经济与传统商业深度融合。 要知道,以往电商主导的线上购物节,说起来是消费狂欢,实质上是对线下消费的一种“抽水”。线上的订单是多了,但线下的商场却空了。当消费者完全依赖于“动动手指”减少走出家门的频次时,不仅一些实体零售商家面临经营压力,餐饮、娱乐等一系列服务消费的增量空间也会被侵蚀,消费贡献总量其实是减少的,不是我们乐见的结果。 在政府指导下举行的线上购物节,既有电商、有实体,有乡村特产、优质农产品,也有各国使馆官员上线促销。多市场主体的参与反映出“便民利民”“商务为民”的核心思路。只有当在线经济与传统商业实现深度融合,实体经济才算是找到了“破圈”的新玩法,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才能真正转化为支撑和带动相关行业的巨大动力,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巨轮扬帆破浪、御风前行!(杨 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