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辉 在最近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吴松泉发表了“关于对外开放对汽车产业影响的分析和思考”的演讲。他指出,投资自由化将对中国汽车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汽车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红利 吴松泉认为,对外开放的核心是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这将对汽车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和深刻的影响。贸易自由化的核心是降低关税,贸易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汽车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进口相关政策调整,深刻影响进口汽车的规模和结构。7月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降低关税公告。吴松泉指出,降低关税调整的是进出口税率。降低关税很显然会增加汽车的进口,如果进口关税从25%降到15%,进口汽车市场将大幅的增长,至少增加40%到30%以上。 投资自由化,即取消外资在华设立合资企业的股比,合资企业的数量限制,也包括准入后的待遇。他认为,实行投资自由化将对中国汽车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并将深刻影响世界级产业的发展。今年6月28日三部委发布了负面清单,明确了外资领域开放的时间表,取消外资投资对外商投资纯电动汽车领域的股比和合资企业的数量限制,中国本土企业申请纯电动汽车企业资质要符合投资准入机制,2020年取消传统燃油车和商用车的股比限制,包括乘用车以及合资企业数量限制。 吴松泉认为,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坚持培育竞争优势,积极促进内需外需平台、出口和进口平台建设,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台。另外,世界贸易组织仍然是推进全球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主体,世贸组织有很多规则和协定,作为成员国,中国肯定要履行和执行。 中国占世界市场1 /3 影响深远 吴松泉说,全球经贸规则出现很多新趋势,这将深度影响中国经贸对外的谈判,给中国经贸提出了新方向和更高标准,未来中国将实现更大力度、更宽领域的开放。中国的汽车产销量接近全球的1/3,这也表明,中国汽车市场是跨国公司的战略中心,将深刻影响世界级的产业发展。 他说,股比是由企业实力和贡献决定的,现有企业大部分外资控股,很难出现外资独资企业。另外,政府的保护扶持逐步弱化,未来将是高水平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应该说股比限制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重要基石,现在基石出现重大的变化,肯定带来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从日韩的产业政策演变历程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初期和成长期高度重视汽车产业政策,通过严格的行政手段,有力支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当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之后,转为法制化管理,核心就是管产品,而且是围绕着节能、环保、安全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终形成了开放的市场。 自主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汽车产业全面进入开放竞争新时代,市场竞争全面加剧,将深度改变汽车产业格局。行业的盈利手段会大幅下降,行业整合会加速推进。在新四化发展趋势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越来越开放。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将变的越来越重要,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创新首先是管理创新和机制文化创新,其次才是技术、营销、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新格局下,面对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战略调整,自主企业将面临死亡或倒逼的挑战。可以预见,经过若干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最后将有少部分企业做优做强,变成具有竞争力的跨国汽车公司。事实上,过去20年,汽车行业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据吴松泉介绍,1998年产销前15名的企业集团,到2018年的时候已经有8家不在前15名的单子里了,1998年前10家有5家不在2018年的单子里面了。1998年,那时奇瑞刚开始建厂,长城还在干皮卡,吉利刚生产第一台车,广汽刚与本田合资,比亚迪还没有收购秦川,现在这些企业全部进入中国汽车主流阵营。而同时,也有多个企业已经不能独立存在或停产了。吴松泉表示,1998年的前10家轿车企业(主要是轿车)里头8家企业已经不在2018年的狭义乘用车企业前10的单子里面(1998年的长安是指长安铃木,2017年则是长安自主品牌)。到2017年,乘用车销售量前10名企业当中6家外资,4家中资;前15名当中7家外资,8家中资;前20名中11家外资,9家中资。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供应链步入全球领先水平,整车及零部件出口有望大幅增加,外资将加快推进在华深度本土化发展,在华投资企业的技术效应将大幅增强,中国作为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目前合资企业已经具备对美的出口能力,具备发达国家的出口能力。未来,中国品牌也会有企业进入全球主流阵营,并实现全球布局,包括大规模海外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