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志强 记者傅江平)12月26日,深圳市政府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推进大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深圳市市长陈如桂等共同为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揭牌。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深圳市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该中心将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平台。 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深圳多年来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致力于建立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相匹配、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并积极探索更具粘性、更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2017年9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带队,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署了《国家知识产权局 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地合作框架协议书》,确立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及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多项重点工程。1年之后,两个中心的成功挂牌,既是深圳知识产权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和标志性事件,同时也为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确立了新的起点。 近年来,深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36条”,建立了多部门联合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18年10月底,深圳累计有效发明专利量将近11.8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4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仅次于北京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4万件,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2018年前三季度,深圳市商标申请量达36.6万件,累计商标有效注册量高达92.3万件,继续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此外,今年1~11月,深圳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5万件,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2.4万件;共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068件,较去年同期增长35.4%,已超过去年全年立案数。在严格执法过程中,今年涌现了涉案货值高达12.7亿元的“Cartier”(卡地亚)珠宝首饰假冒案、罚款超过4000万元的“小罐茶”商标侵权案、案值1.1亿元的特大假冒境外食品药品注册商标案等典型的知识产权案例。 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要推手,深圳2018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深圳市生产总值1.75万亿元,增长8.1%;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6530.19亿元,增长8.3%,高于GDP增速0.2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水耗稳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新成立的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3大特点:一是打造一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着眼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以最高标准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大胆创新,发挥出重大作用。二是提供更贴心的知识产权服务。加强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业务联系,建立专利快速审查、快速授权、快速确权机制,不断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大幅缩短授权周期,精心挖掘高质量专利,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多渠道、更快捷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三是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保护中心空间聚集优势,会同公检法、司法、海关、仲裁等部门,以及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运营中心等相关单位,加快构建快速协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高保护标准,提升办案效能,依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会上,贺化为首批通过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通道取得专利授权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的专利颁发授权通知书,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还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