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出版的《河南日报》03版 7月18日下午,在郑州轻工业大学科学校区,校长魏世忠刚从广西南宁参加完2022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主持科研工作推进会。 魏世忠在南宁主持2022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 “小时候村里有个翻砂厂,从最初听到小石块碰撞的声音,到后来又听到敲击不同金属发出的声响,感觉非常奇妙,吸引着我想把不同金属的发声、结构弄个明白。”魏世忠回忆,这成为他对金属材料最初的兴趣起点。 兴趣,让他与金属新材料一生“结缘”。30年“磨”一剑,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高校,他心系于此、心乐于此,最终成为国内知名的耐磨材料领域专家。 科研达人 1966年,魏世忠出生在豫北滑县农村。小时候,为了让他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哪怕吃得差一些,家里也尽量节省每一分钱,买书让他阅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魏世忠顺利考上了大学。 在读书的道路上魏世忠一步一个台阶地攀爬,每走一步都像是“发现新大陆”。魏世忠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洛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前身)任教,1988年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后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0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 魏世忠在中信重工查看 自己主持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读书与科研相伴,让魏世忠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他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在航空航天、矿山冶金、轨道交通、武器装备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此,他曾两度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担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计划首席专家,是名副其实的“科研达人”。 赛道领跑 “河南省筹建第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科研平台了,愿不愿意回实验室做科研?”1999年,已经从洛阳工学院退休的老领导给魏世忠打了一个电话。那一年,学校决心组建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始团队组建伊始,老领导首先想到了科研产业转化成绩突出的他。 “愿意!”魏世忠没有丝毫犹豫。正是这个决定,让他在新的科研赛道上加速前进。 魏世忠在做电镜实验 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初期,既没有科研成果也没有产业化案例,工作人员收入都很低。 有一次,一位技术合作企业的朋友专门找到他说,“只要你肯过来,厂子的股份和利润咱们平分”,并要把一辆豪车送给他。他却回答了一句:“能不能让我们在你厂里免费做两年试验?”听到这句话,这位朋友知道魏世忠已经“傻”了,人已彻底掉进实验室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仅成为学校科研主平台,也成为全国耐磨领域“翘楚”。 耐磨是一个“不朽”的行业。据统计,全世界约60%的设备因为磨损造成损坏,每年消耗在摩擦、磨损和润滑方面的费用占GDP的2%—3%。“通过提升关键部件的耐磨性,不仅可以延长装备寿命,使之运行得更加平稳,而且能提质增效。”魏世忠有着自己的思考。 为攻克一项技术难关,在酷热的暑假,魏世忠和团队成员曾经连续50多个昼夜忙碌在实验室的炼钢炉旁。炼钢炉炉温达1500摄氏度,可他们每天都要在高温下熔炼、浇铸10炉钢水。 2009年年底,高钒高耐磨合金及其复合技术终于“出炉”了,我国的耐磨合金产品有了重大突破,其中包括冬奥会上速滑冰刀耐磨材料。 2020年11月,魏世忠被颁授 “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魏世忠通过原子置换控制技术,解决了碳化钒的结构控制难题,研制成功了新一代耐磨材料,建立了新型材料体系,不仅大幅提高了轧钢生产效率,而且带动区域和行业40多家耐磨材料企业快速发展,中原地区生产的轧钢生产线耐磨件风靡全国。 此外,魏世忠主持完成“重型装备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利用这一科研成果生产的装备,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使我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型铸锻件生产强国。 2020年11月,因在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和贡献,魏世忠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近年来,魏世忠主持的国家级重大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2件,发表论文318篇,出版专著5部。 打磨人生 多年和金属材料打交道,魏世忠身上似乎也沾染上了金属的韧性。 “正如金属材料一样,人生同样需要经过烧融淬火、反复打磨,才能增强韧性,遇到困难不屈服,意志如钢似铁。”魏世忠说。 作为博士生导师,在人才培养上,哲学、历史、名人传记、成功实践案例等,都成为他和学生“务虚会”的主要内容,“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才能让人生更出彩。” 魏世忠教授在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魏世忠担任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和民盟洛阳市委主委,后来又担任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这些年,科研和行政工作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可即便再忙碌,他也没有放松提案质量。他广泛开展调研,累计提交提案24件,关注河南高等教育、社会民生热点、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魏世忠的《关于治理网络弹窗泛滥的提案》成为网络关注的热点。随后,工信部回应将加强网络弹窗的管理。他历时半年深入调研写成的《关于在中东部地区慎建风力发电项目的提案》,受到有关部门关注,为风力发电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无论是金属的碰撞声响,还是钢花的炫目四溅,对魏世忠来说都是美好的。30多年来,他走访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钢铁企业。如今,面对国家重大需求,他依然会站在炼钢炉旁,“提出科学问题,找到关键创新,解决核心技术,进行工程化应用。”这是他矢志不渝的目标。 (肖利强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