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东
为什么要进行小产区认定和市场推广
我国的农村经济,尤其是后发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区域经济和乡村经济,几乎就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指利用生物有机体,通过人工培育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通常狭义解释成种植业与养殖业两部分,以生产鲜活农产品为主要终端产品。
传统农业有以下特点: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市场滞后性和产品可替代性;大多数农产品还是消费者产品价值认同范围很小的产品;农产品价值受销售场所、销售量的影响,价格明显不同。其中,越是后发展地区、贫困地区,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越低,而且大多数鲜活农产品都是市场波动幅度大的产品,产量供给稍微多些,市场就很容易出现“跳楼价”;利用科技培育的品种,即使再好,它还是农产品,也受上述市场规律的控制。但是,如果将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其产品价值就会得到明显提升,适应市场的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农产品一般分为4类:普通农产品(日常饮食产品);不同品种的农产品(遗传基因控制),受科技的明显影响;地理标志产品(标有特殊地区生产的产品,区域较大,有较好的社会知名度,但是区域内没有产品品质的区分以及缺乏数量的认定和监管);不同产地的优质农产品(品种和特色风土的互配效应形成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具有小产区特点和难以复制的特点;代表具体产区的优质产品,即国外的法定产区农产品)。
因此,农产品和食品的小产区认定保护和乡村社会品牌建设,是持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它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来源。因此,乡村小产区认定和市场推广,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其中一个重大贡献因素就是城市土地价值的不断提升和市场认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尤其是对高质量特色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特色产品的安全性、原产地、生产数量、特征等要素的透明度也越来越关注。因此,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原料原产地的信息对消费者的价值认同、消费和投资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消费者需要明明白白的饮食。
未来农业和食品原料生产的小产区特色风土对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价值认同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为了提升农业和农村土地功能,提高特色风土和其地上产品交互形成的特有价值,进而提升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推动我国区域特别是乡村优质农产品和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培育差异化发展模式,尊重原生风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产品消费者价值认同,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落实,需要对原产地,特别是乡村小产区的特色风土和地上动植物的互作价值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社会品牌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基于此,农业和食品乡村小产区的认定和品牌建设,对培育美丽农村和特色小城镇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法国勃艮第葡萄酒小产区和小产地保护所起的作用就是典型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特色乡村小产区产品才难以复制,也才能持续发展并培育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产业”品牌。
对小产区认定和市场推广的建议
首先,国家应大力支持乡村小产区产品认定保护,有序推进乡村小产区品牌建设。
对乡村小产区产品进行认定有4个意义:一是找出中国特色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产品的自然产地,推动特色镇域和村域社会品牌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二是根据风土条件控制产业的发展规模,保护特色风土生态环境;三是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价值认同范围,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落实;四是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国特色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乡村小产区是在优质农产品原产地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特质、作物(或动物)品种、产权主体等因素对相关地块进行的唯一属性化认定。它是指产自特定小产区(乡(镇)以下行政区域或具体的地块),产品所具有的质量、独特风格、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小产区(产地)的气候因素、风土条件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中国小产区产品生产地名命名的产品。该产品具有安全、优质、独特、难于复制的特点。
其次,通过乡村特色小产区产品的认定和保护,推进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和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
制定国家扶植政策,推动乡村特色小产区认定和保护。乡村小产区认定的细分具有排他性,尊重和保护自然,保护特色风土条件;产地越小,排他性越有效,消费者产品价值认同越高,越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持续发展。因此,通过乡村小产区产品的认定和保护,更容易扶植和发展乡村原产地特色农产品和食品产业,也有利于培育乡村特色农业品牌,进而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发展。
最后,制定政策,扶植小产区电商专有平台建设,建立一物一码、防伪溯源体系,推进小产区产品市场的发展。
消费者对小产区产品的需求是建立在对特色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性、原产地、生产数量、特征等要素信息的基础上的。因此,建立乡村小产区认定保护产品信息平台,建立一物一码、防伪溯源体系,有利于乡村小产区农业产业和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应该制定有关政策,大力推进小产区电商专有平台建设。
(作者为小产区认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