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走进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白水乡槽岭村,柏油马路修葺一新,一条条通村路绿树掩映,放眼望去,一条条红色标语、一面面红色文化墙扮靓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色,恬静优美的村庄正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巨变。 槽岭村是“十三五”省定深度贫困村,地处偏远山区,海拔高,过去交通不便成为乡村发展经济的“拦路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是这个乡村的真实写照。
干净整洁的道路 槽岭的小康之路,源于产业的发展,只有产业兴旺了,好日子才有奔头。2016年,槽岭村驻村工作队立足村里的地形条件、耕地面积、传统产业、山多树多的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百合加工、油茶等产业,并成立了百合万载县槽岭人家生态种养农民合作社、万载县杨柳塘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油茶合作社和万载二龙百合食品厂等。 眼下,正值茶油丰产期,村里每家每户都在山上采茶籽、家中晒茶籽,忙得不亦乐乎。“今年是油茶丰产期,每家每户山上都种了10多亩的茶树,能收四五担茶籽,榨几十斤茶油,而且这边茶油品质特别好,能卖八九十块钱一斤,”槽岭村第一书记任智君介绍,树苗、资金以及技术都由合作社免费提供,村民自己种植自己管护,所有的收入都由村民所得,入股的群众多劳多得,村里会帮他们打开销路,一年下来人均有一万多块钱的增收。 万载白水,被誉为“百合之乡”,槽岭村有着数百年的龙牙百合种植历史。该村利用白水乡百合文化节这一特色名片,不仅拓宽了百合加工土特产品的销路,还带火了乡村旅游。在一片传统的梯田里,村民正忙着修整土地,准备种下一茬彩色观赏百合,为明年的百合节增添更多人气。“现在村里不仅是吃的百合,观赏这一块也要做起来,去年疫情没做宣传,也有自发的2万多名游客来村里观赏百合。”任智君说。 除油茶和百合产业外,槽岭村还发展了光伏产业,并拿出光伏发电收益的80%用于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和小型公益事业劳务支出,建成312KW光伏发电站,光伏收益14万元/年。 一个个产业应运而生、风生水起,为槽岭村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万载县第一个党支部—浏万边特别党支部在槽岭村诞生,为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该村瞄准机遇,成立了万载县槽岭红色文化发展中心,以村民和村集体入股的方式,公司化运营红色名村,建设了支部文化馆、红史馆、脱贫攻坚馆,烈士纪念碑,初心小道等红色景点,吸引了不少机关、企业单位来村里开展活动。今年4月,槽岭村正式对外宣传红色旅游,截止目前,已接待3000余人,带动村民增收8万余元。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该村把乡村红色旅游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推动槽岭组核心区秀美乡村建设。看到乡村旅游有市场,“钱”景好,村民纷纷拿出自家的房子办起了民宿和农家乐,做起了“红军餐”,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小康路”。
错落有致的民居 “村民都很支持村里发展旅游,他们也想着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里增加点收入,只要有人来他们就有钱,他们见到我就问什么时候还有人来,我家里这边又提升了,又能增加一桌了。”任智君笑着说。 如今,槽岭村入户路全部打通,县城班车开通了,跨省通道打通了,农副产品的销路畅通了。村里还装了路灯、修了公厕,建成居家养老中心、村卫生室、文化广场等,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昔日凋敝的小村庄、远近闻名的“穷窝子”,已蜕变为“红色旅游胜地”、令人羡慕的“聚宝盆”。2020年,槽岭村整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同年,依托村里丰富的森林等自然资源,荣获“国家森林乡村”“乡村森林公园”称号。2021年,槽岭村荣获“宜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宜春市文明村镇”、“宜春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脱贫攻坚专项)称号。一幅“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