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辉 近期,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补贴的持续退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进一步提出了健康均衡发展的高要求。 3月30日,以“智慧能源,电动时代”为主题的2019年第二届须弥山大会在江苏常州召开,大会聚焦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旨在通过三大主题论坛借由全产业链伙伴的协同探索,推动形成有利于电动汽车发展的产业生态,助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会上,有关专家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到2035年将基本上全面实现汽车动力电气化、能源低碳化、整车智能化。 智慧能源时代已到来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但是能源的供给、传输和消费会成为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相关装备的智能化问题不解决,能源互联网不搭建好,关键技术不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就是跛子,而智慧能源是推动人类进入全面电动时代的重要保障。会上,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Fr ed C.Lee李泽元从电力电子的起源演变出发,深刻阐述了未来5~10年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高效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明高表示,我国确定纯电驱动技术转型路线时间早,潜力大,锂离子电池未来将是汽车产业一项主流技术之一。针对两会期间大热的氢能源汽车话题,欧阳明高认为,氢能源技术需要全方面革新,预计需要10年时间才能使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制氢、运氢、储氢技术完全成熟。预计到2035年将基本上全面实现汽车动力电气化、能源低碳化、整车智能化。 面对智慧能源革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指出,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到政策推动,而市场发展也明显带动了技术进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他预测,未来,全球汽车产业要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对于充电产业发展,他认为,充电连接未来,连接世界,充电设施和充电运营服务,必须主动拥抱汽车三化转型,要在汽车三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讨论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时,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李伟利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消费主体会由单位用户为主向私人用户为主转变,消费区域正在由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快速扩展;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1~2025年可能有短期波动,但后续会平稳发展;2025年以后,可能由于新体系电池的突破,汽车承载功能的变革,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竞争优势扩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主任刘永东在会议上分享了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并提出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的建设应该立足便捷、方便、智能、双向互动的充电技术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优质服务的充电体验。 未来向多元化互联发展 论坛上,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畅谈最多的,是未来十年的新能源汽车世界将是怎样。 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席忠民重点提到,动力能源发展路线多样,未来将会颠覆对传统汽车的认知,驱动方式变化将带来行驶方式、交通系统的变革,传统制造工艺未来将被颠覆,工厂生产的每台车都是独一无二的。 国创能源董事长郑隽一认为,未来十年,能源形态将呈现多元化互联发展趋势,包含光能、风能、核能、氢能、空气能、微波能;交通形态将出现低空飞行、移动出行、能量专线、胶囊轨道;乘客载体趋向小型化、智能化、座舱化、安全化。 作为场景实验室的创始人吴声,从交互角度谈了造车新势力的场景逻辑。他认为车联网等新技术形态将影响用户服务的供给和获得,5G不仅是一场数据传输革命、更是一种全新生产力和思维方式,将带来高带宽、低时延、安全可靠的新体验。 爱驰汽车是一家深耕电驱动和人工智能两大核心技术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其联合创始人、总裁付强在会议上分享了电动时代车能协同的爱驰之道,提出构建家、盟、行、慧、援“5AI”充电服务生态,综合解决用户痛点。 雄安联行CEO唐多提出智慧能源时代下电动汽车产业的进化方向是场景智能化,而互联互通是基础。就在2018年12月,星星充电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特来电三家充电设施巨头成立雄安联行合资公司,共同推动行业实现硬件和平台互联互通,致力于提高既有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升电动汽车用户服务质量,为将来的交通互联,特别是能源互联打下基础。 共建车网互动促多网融合 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张育铭就电动汽车高功率充电的技术趋势在会议上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随着高功率充电解决方案成本和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可在2022年实现平价销售。 一汽新能源开发院整车开发部部长张天强就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充电系统策略发表演讲。他表示,一汽将围绕快速充电、无线充电、舒心充电和安全充电四大充电策略开启电动新征程。 面对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而充电桩建设增速放缓,运营商由重建设转向重运营,加上清洁能源占比低,电网压力大的行业现状,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黄学良在会议上呼吁共建车网互动体系,共促多网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