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种新科技出现,伪科技产品都会如影随形地出现。后者蹭前者的热度,主要就是为了通过忽悠人获利。《人民日报》近日刊文指出,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贴着高科技标签的伪科技产品,稍微动一下脑子思考,就会发现其漏洞百出,但却总有不明就里的人为之买单。究其原因,除了信息接收错位、迷信从众心态之外,国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欠缺也不容忽视。
举个例子。石墨烯作为“新材料之王”,“十三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都将其列入重点科技发展项目。正是由于石墨烯名头很大,科技感十足,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看到了炒作点。“借用”最多的是养生保健领域,典型产品是石墨烯内衣内裤、文胸等。这些产品号称可以抗菌抑菌、吸湿排汗,甚至宣称“有低温远红外线功能,有助暖宫,永葆青春”“能量修复松弛”等。
不懂石墨烯的人很可能会被商家“高大上”的宣传搞晕。其实,稍微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就会知道,石墨烯的烯字虽然带“火”字边,似乎跟“保暖”有关,但它的导热性很好,所以散热快,恰恰不能保暖。而且,石墨烯材料并不容易获得,价格非常贵,若做一条完全单层的纯石墨烯内裤,造价至少得数亿美元,没几个人能穿得起。
有媒体曾做过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1.3%的受访者感觉现在伪科技产品太多,86.3%的受访者称身边有人被伪科技产品忽悠过。除了前面提到石墨烯,忽悠人的伪科技产品还有这么几类:以“暗物质洗发水”为代表的“暗物质”系列,以“量子眼镜”为代表的“量子”系列,以“远红外内衣”为代表的“红外”系列等。调查中,58.8%的受访者认为,市场上之所以出现大量伪科技产品,主要原因是大众缺乏科学素养。
中国科学院李大光教授认为,人们因不懂而轻信伪科学的东西,实质上是科学文化认知出了问题。当前,国人科学素养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年龄增大,民众科学素养水平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这也使得中老年人群成为伪科技产品的最大目标。这一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基于年龄和身体状况问题,对养生保健逐渐重视,但囿于知识结构陈旧且更新换代慢,对现代科技进展并不了解,容易被“新科技名词+治病保健”的产品吸引迷惑。除此之外,中老年消费群体还有一个“不懂”,即不懂法,缺少维权意识。他们买了伪科技产品发现被骗后,也多出于怕人笑话的心理不愿声张,自认倒霉。
虽说商家无良,但要真正把忽悠人的事干成,还需要一个前提条件——法律存空白、监管有漏洞。我们知道,市场上的产品翻新非常快,天然具有一定“滞后性”的标准往往跟不上节奏。面对贴着“高科技”标签的新兴品类产品,只能用现行的或普通的标准进行一般性(安全性、物理性能等)检测,无法就功能性进行判定。正是由于缺少标准,监管部门就难以对这类产品进行有效检测监管,即使明知企业对产品功能的宣传存在忽悠成分,也因缺少执法依据而无法对其进行惩处。缺教少管,伪科技产品就更加大胆妄为,市场愈发混乱了。
显然,不能再任由伪科技产品淆乱市场了,必须下决心对其进行整治。怎么办?针对“不懂”问题,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提高商家自律和责任意识,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但更为关键的,还是完善法规标准,填补空白,堵住漏洞,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惩处力度,让法律之剑的威慑力充分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