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激励措施、地方试点、绿色评估与认证等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一些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地区,绿色金融标准设定、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源源不断,为当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据《经济日报》)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融合进银行业务,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可持续发展。在环保行业受热捧,以及监管部门力挺之下,绿色信贷成为近些年来银行业务的发力点。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有着强劲的金融需求。推进“绿色”金融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据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估算,在绿色信贷方面银行未来5年将面临8.5万亿元的市场蓝海。尽管目前绿色信贷盈利尚不够强劲,但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经济“新常态”中,银行都在提前布局,期望将该领域培育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也将其作为应对市场利率化后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支撑,不过能否收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待考量。
此前,山西等地出台的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对象就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内容分为支持类:对国家及省内立项的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对环境检测能力建设、城市污水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燃煤电厂脱硫等环保工程给予重点支持等。限制类:对国家明令禁止、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企业和项目不准发放贷款,对过去已有贷款制定清收计划,限期收回。
应该说,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推广绿色信贷时不我待,而对涉及污染项目,设置“绿色信贷”这道“闸门”更很有必要。早在2007年7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即今环保部)、央行、中国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绿色信贷政策,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切断严重违法者的资金链条,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投资冲动。
事实上,治理环境污染,仅靠环保部门一己之力,显然是力不从心、防不胜防。虽说,按照环保法规定,未取得环评合格证书、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其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环保部门会依法进行严格的监控。但一些排污企业凭借身后强大的资金支持,靠污染环境攫取的巨额利润,认罚不治污,如此必然极大地增加环保执法的难度。而如果对必须依赖银行信贷支持的排污企业,银行能够切实把好信贷关,切断其资金链,则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无论是对符合节能减排要求优质项目的信贷投入力度,还是给污染项目设置信贷关口,都能确保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因为银行把资金投入到涉污企业,本身就有着极大的风险。一旦企业因污染超标被关停,银行将不可避免地蒙受形象和资金的双重损失。而对绿色建筑给予信贷优惠支持,不仅能壮大绿色产业,也能为银行培养优质客户。可见,推行“绿色信贷”本身也是对银行自身利益的保护。
毋庸置疑,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既是维护自身资金安全的需要,也是自己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社会各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形成控制环境污染的合力。银行与环保部门共同联手,在严格对污染项目信贷的同时,腾出有限的信贷资金,优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环保建设项目,加大对节能环保工程、污染治理、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循环经济视点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绿色产业给予贷款利率优惠,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逐步建立信贷支持环保的长效机制,无疑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