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年龄概念还是身高概念?答案显而易见。不过,现实生活中,却常有以身高论儿童的事情发生,让人觉得非常不合理。近日,一位父亲带着10岁女儿到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因女儿身高超过规定标准被园方要求补买门票。父亲认为不合理与园方发生争执,最后将园方诉至法院。此事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早已争议多年的儿童票标准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有人认为,上海迪士尼的做法之所以不妥,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它玩“双重标准”。全球6个迪士尼乐园,除上海这座乐园外其他5座均依年龄标准收取儿童票。比如法国巴黎和中国香港迪士尼乐园都规定,0岁至2岁免票,3至11岁购买儿童票。按照迪士尼方面的说法,它入驻上海之初并没有想玩特殊,只是后来发现这里的情况比较特殊,于是入乡随俗制定了这样的标准。“特殊”之“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儿童一般没有身份证,实际年龄不容易快速直观地认定;二是本地诸多公共设施、景区儿童票标准多以身高为参照。
然而,这种“入乡随俗”的理由听上去挺合理,但仔细分析却存在问题。首先,以身高为参照制定儿童票标准虽然是“旧传统”,许多地方依然沿袭,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观。比如,早在2010年,原铁道部修改了《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将随同成人旅行的儿童购买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原先的1.1米至1.4米,调整为1.2米至1.5米。这项规定沿用至今。既然是入乡随俗,那么就应该与时俱进,随已经进步的“俗”,可上海迪士尼乐园却依然按照1.4米而不是1.5米的上限划定儿童票标准,这就不对了。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上海迪士尼乐园不从善,则恰恰暴露出其内心的不善。
再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2年曾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要求采取“身高与年龄”双轨制,即对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对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实行半票。依“从善”原则,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入乡随俗时可参考这种双轨制,毕竟,现在许多家长开始注重为孩子办理身份证或随身携带相关证明,而且一旦商家开始实施依年龄标准查检身份证明,也可以促使家长们重视这一问题。但它没有这么做,而是一再强调“其门票规则设置合理,价格则符合市场价格定位,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规定”。其内心之“不善”因此就亮在了台面上。
从上海迪士尼乐园强调“门票规则合理”“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它“入乡”时早就对这里的“俗”研究透了。其双重标准之施也,除了会面临一些道德指责,却无违法违规之虞,还能为自己的经营带来方便和商业利润,何乐而不为?由此可以看出,真正的问题出在我们的“乡”里,是我们的“俗”太滞后,而且缺少强制力。
事实上,围绕儿童票标准的争议,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维护儿童权益。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凡是牵涉儿童利益的事件,都应执行儿童利益最大化标准。但就我国目前情况看,这一点还远未做到位。尽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博物馆、动物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但对于“未成年人”这个概念,除了指18周岁以下的公民,并没有细化的年龄阶段划分,各项法律也没有直接和明确规定儿童票标准的确立以年龄为标准。
联合国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还主张,关于儿童的事宜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革,尊重儿童的利益优化。但目前我国许多领域儿童票标准还在念过去的旧账,而身高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已经变得越来越不人性化,对于不达年龄却身高突破的儿童是某种程度的歧视。随着营养条件的改善,儿童的平均身高越来越高,很多不到12周岁的儿童,身高突破了门票的标准,导致很多儿童在同龄儿童中显得“异类”,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
要摒弃“身高歧视”,儿童门票的购买标准应回归儿童的“年龄”本义,或者采用“年龄+身高”的双轨制标准(即以年龄为主,身高为辅)。其实,以身高为准也好,以年龄为准也罢,关键是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整个社会要把儿童权益保护真正落到实处。而法律调整更具有根本性,希望儿童票争议能由法律一锤定音,以法律为儿童权益撑起一把保护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