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2个月及以上的30家企业名单上报工信部。隔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拟撤销《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名单的公示。根据统计,自2017年7月第11批《目录》发布后,截至2018年8月底无产量或进口量的新能源车型共有272款,将被撤销免购置税资格。
据了解,此次“上榜”的30家企业名单是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工信部39号令)的要求,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予以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资质被撤销后,已经进入免税目录的车型也将被剔除,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也就无从谈起。另外,根据今年7月初的双计分政策,企业可以通过双积分交易弥补退坡的补贴,缓解成本压力。上述30家企业一旦生存资质被取消,将失去新能源汽车积分,不得不购买积分以填补空缺。
众所周知,新能源牌照是企业生产新能源车型必须具备的生产资质。目前,我国共有15家企业获得独立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随着审批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新能源牌照正成为稀缺资源。如此炙手可热的生产资质,为何成了攥在一些车企手里的废纸,甚至在车型申报成功后却迟迟不见量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8年补贴新政的实施,是大批新能源车无产量的重要原因。此前的几年间,车企获得的补贴非常可观,甚至能够覆盖车辆的全部成本,车企基本不用考虑盈利的问题,再加上监督漏洞的存在,直接催生了大量“骗补”者。一些在最初制度还不完善时便拿到了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企业,并未积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而是过起了浑水摸鱼的日子。然而,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提高了技术门槛,细化了包括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能耗水平补贴的技术指标和档位。准入的提高,使得一些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在同级别车型中竞争力不强;补贴大幅度退坡,使得车企资金链日益紧张,不得不把在市场中没有优势的车型搁置一旁。
占用资源而不作为,是对资源的浪费。工信部连发两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治,不只是对某些动机不纯的企业进行鞭策和整顿,也意在改变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散乱的局面。
数据显示,2018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逼近50万辆,同比增长97.1%。但是从产业来看比较分散,产品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高端品牌。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续超前近日表示:“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在世界领先,但新能源汽车却分散在200多家汽车企业。”据了解,虽然我国获得独立新建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只有15家,但由于传统车企本身就具备整车生产资质,生产新能源车并不需要申请资质,只有单独成立了新能源项目公司的传统车企,才需要另外申请资格证。对此,业内人士透漏,未来所有传统车企都需要领取新能源牌照,以方便国家统一管理。
据了解,2015年以来,工信部优化了产品准入流程,减少了产品审查环节,但同时也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动态监管适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资质清理,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竞争环境,而腾出来的生产资质,也将给有实力的后来者留出发展机会。这既是对不作为企业的警告,也是在倒逼拥有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加快研发生产速度,将更好的产品投入市场,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