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将建成具有许昌特色的地方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和适应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标准化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7月18日,河南许昌市召开创建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动员大会。许昌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五岳掷地有声地分享创建目标,会议室内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今年2月11日,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复许昌市开展创建活动,许昌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地级市创建单位。
当好推进标准化战略排头兵
许昌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工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再生金属回收利用基地,培育出了许继、森源、黄河、众品、瑞贝卡、远东传动轴和西继迅达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
“许昌具有创建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的良好基础。”河南省质监局副局长郑文超认为,这是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创新的结果。
近年来,许昌市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在2007年就成功获批河南省唯一标准化综合试点城市。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和《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发展措施,经过10年的省级试点,探索出了政府推动常态化、标准主体企业化、技术标准国际化、标准实施产业化、使用标准社会化的标准化“五化”工作机制,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目前,拥有国家、省级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4个。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46项,主导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83%以上。以李亚萍博士为代表的标准化研究团队,主导起草国际标准11项。
再踏创建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新征程
为顺利开展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活动,许昌市出台了《许昌市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方案》。总体目标是实现标准化管理体制、标准创新机制和标准融合发展新突破。到2020年,力争建成国家标准化创新基地1个;争取国家、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个,累计达5个以上;创建国家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10个,累计达30个以上;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30个,累计达100个以上;参与起草国际标准10项,累计达4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50项,累计达300项;地方标准10项,累计达50项以上;制定团体标准5项;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率达95%以上;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家,累计达25家以上。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工作的组织落实,要坚持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协同有序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为了实现创建目标,许昌市标准化综合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对具体任务量化分解。创建时间为3年,分为3个阶段。
创建期间,许昌市将大力推进“标准化+”,把标准化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推进先行区创建工作,提升标准引领质量发展水平,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标准化助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围绕电力装备、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高纯硅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竞争,掌握标准话语权。以标准化助推服务业转型升级,围绕全市服务业发展计划,在现代金融、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高水平服务标准,完善标准服务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健康养老示范区和国家健康旅游目的地。积极创建国家、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抓好长葛市冷链物流、再生资源交易中心,以及鄢陵县花木集散交易中心等标准化试点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向高端化发展。以标准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围绕花木、蔬菜、中药材、烟叶等特色优势农业,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满足产前、产中、产后需求的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促进农业科研成果标准化融合。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试点建设,着力抓好建安区国家高标准粮田示范区、鄢陵县国家花木标准化示范区、禹州市国家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标准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并组织制定水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围绕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持续抓好长葛市国家城市矿产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襄城县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链条“无缝闭合”。以标准化助推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构建覆盖三大攻坚战、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综合治理等领域的标准体系,促进公共服务科学化、效能化、均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