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效果思维》系列课程在各平台播放后,“增效管理”一词也进入了众多管理者的脑海中。当管理从另一个维度被分为增效管理和堵漏管理两种情况时,其思维理念又将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收获呢? 一个销售团队,大家不迟到不早退、上班也没有违反工作纪律,但就是没有什么业绩,我们应该加大哪方面的管理呢? 或许你看了小编对《效果思维》课程与“事量管理”的创始人、“增效管理”践行者刘孝明老师的专访后,心中已经拥有了答案。 小编:曾记得您说过一句话“不做增效管理,制度越多越磨人”,很多企业都在不断的完善增加自己的管理制度,而你却说“制度越多越磨人”,这是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呢? 孝明老师:前不久在一个操盘手特训班讲课的时候,学员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致同意并签过字的管理制度,为什么没两个月就被业绩好的员工带头破坏了?我给他们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四大连环模式,并且告诉他们,在定制度的时候一定要以业绩导向而非纪律导向。 为什么要强调业绩导向呢,就如一个销售团队,大家不迟到不早退、上班也没有违反工作纪律,但就是没有什么业绩,在这种情况下,你在行政纪律方面管理得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些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堵住漏洞的管理。而堵住漏洞只是维系团队的基础,增加效益才是成功的关键,得不到充足的水源,一个木桶再不漏水,也会因为水量不够而解不了团队的渴。当员工的心思大部分都花在了管理制度的遵守上时,管理制度也就变成了鞋子中磨人的小砂子,而不是助力业绩增长的兴奋剂。 我曾问过一些老总一个问题:“一个员工非常守纪律,上了一个月班邀约了600组客户,加了150个意向客户的微信,成交了10个客户;另一个员工,每周都会违反一两项规章制度,一个月邀约了800组客户,加了200个意向客户的微信,成交了15个客户”,请问谁是好员工? 小编:谁是好员工还真不好评价。近几年很多企业都在倡导降本增效模式,但你说的增效管理好像有着自己的特色,能为大家具体说说吗? 孝明老师:我把管理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增加效益的管理,另一种是堵住漏洞的管理,八年前,我曾经出过一本书,叫《公司的浪费是如何产生的》,我在这本书里从各方面对公司费用漏洞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不少的解决方案。但这几年我发现,单堵住漏洞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增加效益的管理上,才能让公司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把增效管理做好,就得从影响人的能动性的因素和影响事的成功率的因素两大方面下功夫。 比如说,通过心态激励让员工加油努力,就是在影响人能动性的因素上进行增效管理,而明确地告诉员工加几号油加多少量、应该怎么加,并且把加油枪这种执行工具给到他,就是从影响事的成功率的因素上进行增效管理。 简而言之,增效管理就是要紧盯效益目标,根据行业情况和岗位特征,让员工把时间精力用在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工作上。对服务态度、仪容仪表、工作速度这些方面要求高的岗位,就重点把这些做好;对专业知识、产品知识、生活知识要求高的行业,它的管理重心就会落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上;而那些工作纪律是决定业绩或战力的行业就重点把纪律抓好。一句话,一切的管理都是为了效益,而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小编:是的,管理就是为效益服务的,定制度也是为了给管理增加助力而排拖后腿,你觉得做好增效管理的关键点是什么呢? 孝明老师:做好增效管理,就要根据行业与岗位特征,从数量、质量、纪律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进行调配和管理,哪方面最重要,就强化哪方面的制度。对于工作数量很重要的岗位,就要加大员工在工作数量方面的激励与考核,在这类岗位的管理中,员工工作数量达标与否的奖罚比他有无迟到早退的奖罚,在力度方面要大得多。同理,对于工作质量很重要的岗位,就要加大工具话术等技能性的过关训练与实践运用考核。 小编:有道理,增加效益的路径不一样,管理的重心也就不一样,非常感谢孝明老师的精彩分享,也希望本次访谈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