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朋友吐槽自家赣南脐橙销售的尴尬,虽然每年都有大商户上门收购橙子,但是价格不理想,本想在淘宝上开一家店自己销售,却发现很多平台上售卖赣南脐橙的店铺数量巨大,鱼龙混杂,有的竟然重量不到5公斤、价值不到30元还包邮,比果农的成本还低,产品真假可想而知。
赣南脐橙曾在“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以668.11亿元的品牌价值,高居初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榜首。正是由于如此高的品牌价值,引得一些人在利益的驱动下动起了假冒赣南脐橙的心思。据知情人透露,一些水果商在外省低价收购脐橙后运到赣州,再贴上赣南脐橙的标签,就变成了价格低廉的赣南脐橙。这和外地蟹到阳澄湖“洗一个澡”就变身阳澄湖大闸蟹的造假手法近似。
此外,虽然赣南脐橙近年来统一了采摘时间,可在此之前,总有冒牌的赣南脐橙抢先登陆市场,以至于当地果业局每年在正式采摘当日,都要发出“此前市场上售卖的赣南脐橙皆为假冒产品”的声明。
地理标志产品的成功培育,往往凝聚着当地企业、政府部门、种植户等多方参与者的心血,然而品牌一旦打出名气,总会有想要不劳而获的假冒者出现。由于竞争的需要,“李鬼”产品总要比真产品的价格低一些,在消费者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挫伤了当地生产者的积极性,败坏了真正地理标志产品的名声,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地理标志产品很难摆脱被假冒的命运?
从法律角度讲,与专利一样,地理标志也是一种知识产权,是高质量、高品质的象征,受到特定保护,但其又是一类“脆弱”的知识产权,极容易遭到侵权。比如阳澄湖大闸蟹尽管有了防伪戒环这种“一蟹一码(二维码)”的防伪手段,但收效甚微,因为不法经营者伪造了防伪戒环,甚至还有人在网上公开售卖防伪戒环。如此尴尬的情景,让人感慨防伪之难,也倒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方在开发先进防伪技术上下狠功夫。就在近日,赣州市信丰县果茶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赣南脐橙将统一采用印有赣南脐橙地理标志的专用箱贴和专用果贴。这些专用贴采用特殊防伪材质制成,具有防伪功能,由赣州市保护办统一设计印制并发放,希望这项新技术能够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打假维权难度大,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面临的另一难题。一些地理标志产品产区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开展反假冒、反侵权行动,甚至开展跨省联合执法,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位曾参与打假的县级农业局工作人员表示,“在本县地区,我们有行政管辖权,可以管理好假冒行为,如果去外地打假,只能通过跨省联合执法,或者请当地有关部门协查,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打假就很难推进”。由此来看,要真正做到打假见成效,还需要各地方政府部门克服地方本位主义,打破利益的藩篱,共同推进品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