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5月,不少妈妈就开始为孩子的暑期安排“焦虑”了——急着寻找各种暑期夏令营的方向。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各个国家、各种类型的夏令营,很多妈妈无从下手。如今的夏令营,就像曾经风靡于每个学校的奥数班一样,成为一种潮流。似乎不带孩子去夏令营,自己就不是个合格父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各种游学、插班项目应接不暇,让对夏令营还一知半解的家长更加迷茫,也令一部分家长花了大钱却踩了坑。(据5月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作为家长,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舍得花钱是许多家长的共同心愿。一些夏令营组织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设下诱饵,过度包装,引诱人们上当受骗的。一些所谓的“名校游”,不过是一个陷阱,很多家长被骗还蒙在鼓里,充当了名副其实的冤大头。 对于许多家长来讲,他们希望通过夏令营活动让自己的孩子真正长见识学知识,在“游”和“学”中他们更看重一个“学”字。而实际情况令人大跌眼镜,很多夏令营与普通的游览团没有什么两样,所谓的“学”只不过把国内的课堂搬到国外而已。以学外语为例,几岁十几岁的娃娃,在国内他们连基本的中文都说不好,你指望这些孩子到了国外十几天的时间就成为外语通,这现实吗?成人学外语尚且如此艰难,何况孩子?游学夏令营,多少猫腻在其中。对于组织者来讲,他们更看重的是你腰包里的钱,对于孩子知识掌握多少,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值得一提。 对于夏令营过度营销问题不能姑息与纵容,必须进行棒喝。决不能让这种过度营销继续混迹于市。一方面,这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过度营销其实质是一种夸大宣传,为法律所禁止。《广告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二)明示或者暗示有相关考试机构或者其工作人员、考试命题人员参与教育、培训;(三)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另一方面,这些过度营销是对下一代的一种极端不负责任。我们所营造的社会氛围应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而过度营销所产生的后果则是消极的,很容易让孩子们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 鉴于此,希望有关部门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早介入夏令营游学活动,对那些以游学之名行骗钱之实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亮出法律重器,坚决予以打击。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家长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李红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