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报告!世纪城小区5号电梯围困人员已全部安全救出!”日前,江苏省常州市特种设备预警监测平台和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大屏幕上,传来头戴4G头盔的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发回的清晰现场图像和声音。
如今,在常州市,无论是电梯应急救援,还是其他类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各组抢救人员只要带上4G头盔,就可以从不同方位和角度记录现场救援和处置情况,并通过4G网络将现场的视频、音频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大屏,供应急指挥人员、技术专家实时了解、指导救援。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常州市登记在册的特种设备数量已接近16万台,设备总量年均增加一万台以上,另有各类气瓶超过120万只,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近两万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近千家,由此产生了海量的特种设备动态信息数据,这对信息化安全监管提出较高的需求。然而常州市特种设备共有6个系统,信息化监管存在各系统之间数据不一、封闭独立、可扩展性弱、功能单一、访问速度慢等问
题。
常州市质监局副局长金国祥介绍说:“常州特种设备预警监测和应急指挥平台融合了八大类特种设备数据系统,主要由预警监测、应急指挥、GIS分布展示、统计分析和仿真培训五大功能模块组成,五大功能模块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具备准确、全面、实时、可用优势,可实现八大类特种设备安全实时监测和预警分析。
平台还可以实时定位重要特种设备及使用场所,例如气瓶充装站,可以监控操作的全流程,一旦发现危险或者违规操作,可以第一时间提前预警。
2017年12月28日,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在线视频,发现溧阳某液化气充装站一名充装工在使用充装台中部区域的一台充装秤进行充装作业时,未扫描条码即可开阀充装。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监管人员接到信息后立即会同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带领有关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检查,发现两台充装秤未实施联锁控制。
据了解,目前,常州全市有57000台重要特种设备,均可以实施实时定位监管,及时预警,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常州应急救援平台实现了“用数据支持决策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用科技引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发展”的目标:八大类特种设备全覆盖,目前采集数据信息的设备超过5.8万台,生产单位超过700家,为批量增加数据、动态更新信息奠定了基础;全域监管机构再延伸,系统管理账户及操作权限从市局延伸到7个辖市、区市场监管局和58个基层乡镇(街道、园区)监管分局;各类监管对象精预警,平台先后发布“检验不合格、超期未检、指令书超整改期限、生产单位许可证即将到期”等预警信息4000余条,做到了提示监督远程化、精准化;运行管理制度大配套,制定平台运行维护管理规定,涵盖了中心人员、设备设施、数据采集、日常运维、预警监测、应急指挥和信息反馈等方面。
“安全问题,既是热点,更是难点。维护特种设备安全,质监人责无旁贷,责任重于泰山。”常州市质监局局长孙如山告诉记者:“每年干一点实在的事,是我们给特设工作内定的一个小目标。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点点滴滴的积累。”
据了解,常州市质监局2014年首创119电梯应急救援模式,3年内电梯困人故障下降了38%。这一模式先后获得常州市“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一等奖和“中国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化创新奖”;2015年,该市实施气瓶二维码信息化安全监管工程;2016年,扩展电梯可追溯大数据监管系统;2017年,建成特种设备预警监测和应急指挥中心。
该局4年来的特种设备工作,多次获得常州市“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一等奖。应急救援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得到了常州市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治理创新项目验收考核小组高度评价:公共安全重在预防,该预警监测和应急指挥中心利用信息预判、监测、警示、整改和反馈等手段,实现对全市特种设备基本状况的全面监测,探索建立事故风险管控和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实现精准化监管特种设备安全提供了参考,信息化、智能化的治理方式初具模型。
“常州要探索一条特色管用的治理思路,面对新时代主要矛盾及发展阶段的变化,我们将继续践行‘平台+机制+队伍+制度’四位一体、特色管用的公共安全治理思路。”孙如山目光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