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惜纯)“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企业中,仅有11%左右的企业有研发活动,这些企业的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约为3.33%,远低于欧美15%~ 20%的水平。”“而且,节能环保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3万余家环保企业中,规模50人以下企业占比92%。”11月29日,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在京发布《中国节能环保白皮书》(2018-2028)(以下简称《白皮书》)。中国节能环保公益基金也于当天成立,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或将为改变企业融资难、创新力不足等现状带来生机。 《白皮书》指出,“十二五”以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值由2010年的2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55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5%,形成委托承包、BOT、BOO、TOT等多种商务模式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集聚发展区,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显露出来,主要包括:产业规模扩张明显,但市场竞争力弱;市场进入门槛降低,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基本形成,资金短缺仍是重要瓶颈;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等。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中国节能环保公益基金应运而生。生态环境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说,节能环保是社会民生福祉,也是一个大产业,成立公益基金是充分链接这两方面的支点。他呼吁更多企业家和媒体及公众参与到节能环保公益基金中来,为环保及生态文明作贡献。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专项基金办公室主任余希朝介绍说,专项公益基金在基金会的监督管理下运行,所募资金和物资,全部用之于奖励和鼓励在中国节能环保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资助和开展与中国节能环保相关的各类公益活动及项目,促进中国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专项基金将设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监督、管理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等事项。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有关负责人称,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握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定位,加强市场有效需求的培育,推广实施惠及生产、消费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将开展相关活动,支持公益基金更好地服务节能环保事业。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全国各地开展以‘守住青山绿水——丹弗生物基走遍全国’为主题的系列环保活动。同时呼吁更多的有车及爱车一族,加入到环保活动中,展开一场让‘天空更蓝,让大地更绿’的蓝天保卫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