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建华 自从前年带着7岁的儿子去京郊滑雪以后,这两年一到冬天就去滑雪成了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李林的常规项目。随着最近父子俩双双从初级雪道转战中级雪道,在滑雪装备方面,尤其是服装的选择上,他遇到了难题。无论是教练还是网上的一些滑雪爱好者的分享,都建议购买滑雪服等滑雪套装来进行滑雪运动,滑雪服作为专业的滑雪运动装备,有其在滑雪项目上的专业性,尤其在防水、透气、保暖三大基本功能方面更加适合滑雪爱好者。 听从了教练的建议,李林到北京市场上转了一圈才发现,专业的滑雪服不仅价格不菲,而且基本上都是国外品牌的天下,国产品牌凤毛麟角,而且都不是专业生产滑雪服装的厂家,大多是做户外运动服装的品牌兼顾的项目。 李林遇到的情况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并非个案,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北京的冰雪运动项目和参与冰雪运动项目的消费者也日趋增多,但在冰雪场不断增加的同时,滑雪服等滑雪滑冰所需的专业装备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在“3亿人上冰雪”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滑雪服产业急需从完善标准体系入手,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滑雪服品牌。 产品设计差距明显国外品牌占主流 去什刹海溜冰,去紫竹院打冰球,去颐和园玩冰车,这些都是“老北京人”冬季休闲的传统项目。如今,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冰雪运动热在国内猛然兴起,去京郊和河北滑雪成为许多人新的选择,也直接带动了冰雪相关产业的发展。《2017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指出,2017年中国滑雪人次为1750万,国内滑雪场数量达703家,我国已成为全球的初级滑雪市场。 历史数据显示,美国盐湖城在2002年举办了第19届冬季奥运会,从1996年到2003年的奥运期间,对冬奥会的直接投资达21亿美元,创造约3.5万个就业岗位,政府盈利超过7600万美元,人工收入约15亿美元,带动了超过48亿美元的消费。可见冬奥会对冰雪产业链的拉动作用明显。 随着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热情的持续上升,本来是专业装备的滑雪服正在走向大众化。“滑雪服是一种职业性服装,现代滑雪起源于欧美,为了提高滑雪的舒适度,国外在滑雪服研发方面比我们早很多年,特别是面料、样式、保暖防风透气的性能上,国外一直走在前列。因此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在国际的滑雪业赛事上展现。对民众有一定的吸引力。”黑龙江省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贵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随着滑雪运动普及趋于大众化,滑雪服的市场不断扩大。滑雪服这种特定场合和独有的运动方式服装正向运动休闲方向转化,特别是材质轻便、样式新颖、颜色协调的滑雪服,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 尽管滑雪服社会化带来更大的商机,但由于我国滑雪起步晚,现在中国滑雪服基本是国外品牌,据一家知名滑雪服务平台的用户喜爱品牌统计,滑雪服前十大品牌都是国外品牌。国内只有探路者、三夫户外等为数不多的户外品牌正在涉猎滑雪服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