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喝茶,很多人脑海中只有一种场景——几个人围坐在茶台旁,文火慢煮,经过少则几道、多则十几道工序后,举起茶杯,轻吹慢品。而事实上,这种场景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已经越来越少,中国的城市化还将持续深入、中产阶级的大量增加,或许中国需要再多一种茶和场景的选择。小罐茶的应运而生,也就不必惊讶了。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洗脑广告就能狂卖产品,岂不是只要有点资本,哪个企业都能做大做强?这显然不对。人们很容易忽略的事实是:营销做得好的企业,背后都有对人性需求的洞察。对于如何定位市场、找到目标用户,如何激发并满足其消费需求,高手自有一套打法。杜国楹能够连续创业成功,不可能是个只注重营销炒作的人。 更重要的是,营销好,产品就一定差吗?马云曾评价雷军“会营销”,而雷军反复强调的是他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小米手机一出生就能够秒杀山寨机市场,打垮传统手机厂商,成为崛起最快的手机品牌,产品质量如果不过关,简直不可思议。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即使再便宜,几乎都已没有市场,这已是一个普遍的共识。 爱喝茶的人都知道马连道,那是北京乃至全国闻名的茶城,汇聚了成千上万家茶企。这些茶企以几乎千篇一律的茶室、茶厅、茶台为基本布局,四周墙壁上放满了眼花缭乱的茶叶包装盒,再点缀些许茶文化典故,不同的仅在于店面的大小和装修的豪华程度。 由于品种和工艺的复杂,中国茶的消费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人喝茶很难分出优劣差别,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知识不对称,喝茶的人要是不懂茶,很容易买到价高质次的茶品。这抬高了茶业消费的市场门槛,加剧了行业诞生强势品牌的难度。 由于品种和工艺的复杂,中国茶的消费带有很强的专业性。一般人喝茶很难分出优劣差别,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知识不对称,喝茶的人要是不懂茶,很容易买到价高质次的茶品。这抬高了茶业消费的市场门槛,加剧了行业诞生强势品牌的难度。 在决定进入茶产业后,杜国楹就带领团队深入全国产茶区寻找好茶。他们发现,中国缺的不是好茶,而是好茶的认知标准:如何让消费者便捷简单地买到真正的好茶。为此,他们用近四年时间,行程40万公里,找到并最终打动了中国八大名茶中堪称行业标杆的八位大师。这些大师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是世代制茶大家,代表了中国制茶技艺的至高水准。 由此开始,杜国楹团队开始搭建起小罐茶的产品体系:普洱熟茶、武夷大红袍、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茉莉花茶、福鼎白茶、滇红,共八类茶品。这些茶叶的共同特点是:覆盖中国茶叶的主流品类,市场认知程度较高;产区、原料、加工工艺和成品质量,都是对全国各产区茶叶的优中之选。考虑到很多消费者并不懂茶,对小罐茶的选品水平可能不放心,杜国楹邀请制茶大师深度参与,小罐茶的每个单品,都有全国公认的制茶大师把关。这种精益求精且充分考虑消费痛点的态度,正是杜国楹所称的“精品主义”。 蒋青云指出,在中国传统茶叶市场上,懂茶喝好茶的人往往有自己的渠道,比如直接去茶园产地采购,大众渠道的人通常购买平价茶叶,小罐茶满足的目标人群其实非常细分,刚好是对喝好茶有兴趣,但是又不懂茶的一群人,他们相对年轻,支付能力强,有社交需求,不过,当这拨人喝茶习惯培养起来,懂茶之后,能不能留住他们,这也决定着小罐茶能否做长久。 “价格高低不是影响小罐茶未来发展的关键,关键要看产品值不值这个价格,也就是说其对目标客户的价值呈现能力,价值是否得到市场认可。”崔洪波分析,“产品本身才是决定其能走多远的关键。” 每一次创新都是一场对传统的重新打量。杜国楹用不同的思维去洞悉茶叶市场,不仅为小罐茶的发展带来了生机给,更为中国茶的新崛起带来了力量。
|